四大家电业务平台Q3财务报告梳理:嘉年华增加后的冥想
浏览:355 时间:2018-12-27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深水区域,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以新零售和“社会电子商务”为中心的新轨道。从以前的纯线,到新的零售两线一体化,从单一APP门户到多渠道,泛社交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行业发展的步伐一直在快速变化推进互联网进程。

近日,四大电子商务平台行业负责人阿里,京东等多家,唯品会将发布2018Q3季度财务报告,每次都有较好的增长,但在快乐的“组合”情况下,沉思的是什么?

去纯电商化的阿里

11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披露,2018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本季度总收入为851.48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阿里巴巴核心业务收入为724.75亿元,增加了56%。 。在截至9月30日的12个月中,年度活跃消费者增加了2500万,达到6.01亿。 2018年9月,中国零售市场的移动用户数达到6.66亿,同比增长约5.05%。

作为中国公认的电子商务老大,阿里巴巴的成就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总收入为851亿,超过6亿用户仍远远领先于其他公司,但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的营业利润为135.01亿元,同比下降19%。

阿里巴巴对收入同比下降的官方解释是由于公司业务(饥饿,新秀网络)和投资(数字媒体和娱乐业以及战略项目)的整合。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三大巨头之一,阿里巴巴虽然从电子商务零售业开始,但现在涉足云计算,物流,金融娱乐,旅游等诸多方面。近年来,阿里巴巴一直在非电子商务零售领域做出频繁的努力,并且花了很多钱。正如之前的采访中所提到的,有人提到整合是饥饿的,其中大多数也是高级购买。这确实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在作者看来,作为一个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近年来一再透露出一种“走向电子商务”,这种电子商务并不是完全放弃电子商务,更多似乎被抛弃完全依赖电子商务,寻找多重收入支柱,多线开花,以及扩大企业护城河的做法。

然而,在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中,核心电子商务业务显然占大阿里总收入的86%,电子商务业务的利润同比增长了13%。也就是说,阿里仍然以电子商务收入为绝对核心,而电子商务业务仍处于利润增长期,阿里希望形成多产业支柱的局面尚未实现。

近日,阿里巴巴CEO张勇已升级为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其中之一是阿里巴巴云集团已升级为阿里巴巴云智能集团,这也凸显了阿里未来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努力。技术领域正在寻找更多的行业支柱。

从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可以看出,阿里云的收入为56.67亿元,同比增长90%;数字媒体娱乐业务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24%;创新业务和其他收入为10.66亿元。 ,同比增长20%。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纯电商业化的道路仍然是长期的,但增加其他生态支出同时保持电子商务业务的全面高增长也是值得称道的。

逆风输出的京东

11月19日,京东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第三季度净营收为1048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京东商城的核心业务营业利润率为2.2%,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3%;净服务收入为109亿元,大幅增长49.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净利润为30亿元,同比增长200%;

从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收入来看,虽然京东在数据方面不如阿里,但相对华丽。但是,虽然收入实现了良好的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用户的持续损失和损失。截至2018年9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为3.052亿,亏损6.5亿元。

今年对于JD.com来说无疑是一个容易发生灾难的一年。作为一个旨在塑造明星企业家的营销策略,企业老板的形象和企业形象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刘强东今年的性侵袭无疑是对京东的第一次打击。

自8月下旬媒体爆出刘强东的性侵犯案以来,刘强东的崩溃直接影响了京东的股市。截至19日收盘,京东的股价已下跌超过32%,今年已下跌约51%。京东可以从最初的阿里电子商务垄断中崛起,而英美烟草公司的第一个J则是以物流和质量为主。这一事件也可能是直接导致用户流失的原因之一。

然而,从财务报告来看,京东的亏损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失败。根据财务报告,京东第三季度技术研发投入34.5亿元,同比高速增长96%,这意味着京东技术研发成本集团今年前三季度已达到86.4亿元。京东去年的技术研发投入为66.5亿元。这表明京东今年非常重视技术领域。

在过去的一年里,刘强东将“综合技术转型”确定为京东集团未来12年的战略方向。现在京东也严格执行这一战略。京东或阿里作为一家电子商务巨头,不断加入技术,以技术为突破口,提前布局下一个战场。技术领域的深层次培育已成为他们的共性。

此举还具有防止2014年描述的未来零售场景的效果《工业4.0消灭淘宝只需十年》。对于提供服务和渠道的电子商务零售业而言,未来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对。

刚刚度过了一场大灾难的京东,可以继续坚持在技术领域内筹集资金,同时深陷亏损漩涡的深处。这也是为损失铺平道路的风险。这也是京东公布财务报告的原因。市场前增长3.43%的原因之一。

沉迷进五环的拼多多

11月20日,社交电子商务平台汇总了2018年第三季度的大量财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平台GMV达到3448亿元,一年 - 按年增长386%。在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活跃买家数量为3.885亿,同比增长144%;年均消费额为894.4元,同比增长99%。

在今年第三季度,越来越像黑马脱颖而出,活跃的用户甚至超越了京东,这得益于社交电子商务的严重粘性和分散化,这可以使传统的电子商务成为“人,货,字段“重建信息流,消除了用户与产品之间不必要的连接成本,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并释放了库存价值。基于人与信任的网络,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分享和互动往往具有病毒传染性,可以实现无限的裂变。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18年9月,在不久的将来,有很多人提到“卖入五环”,这意味着市场主要集中在“五环”以外的低端市场。一线和二线城市用户比例接近50%。这意味着目前有近1.9亿个一线和二线城市使用更多产品,占中国一两个城市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今年第三季度,品牌升级开始,品牌展区启动。推出了494个高端品牌,如Armani和Bose。这种趋势,“进入五环”,恐怕不是很多工作。野心上限,“ldquo;进入第二环“是。在取得胜利的同时,却没有看到企业发展的两个问题。

*首先,竞争激烈的普通股东仍处于亏损期。据介绍,第三季度大部分股东的净亏损为10.98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21.4亿元增加了396%。不符合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第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6.19亿元,同比增长184%。

这种普通股东亏损的不断扩大很容易影响投资者的期望和信任。在下一阶段,有必要寻求新的经济利润增长点,但对于高投资阶段来说并不容易。

*其次,你还可以去精品店多少钱?底线市场路线无可替代。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多年来村庄市场的运作都没有质的好处。但是,产品升级有很多替代方案。

追求高品质的产品,全国消费升级的消费确实是大势所趋,但本身就是很多廉价产品,品牌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廉价色彩,就像莫莫现在埋在现场直播一样,许多用户对它的印象仍然是关于火炮,这个初创企业带来的企业形象很难改变。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当你选择质量更高的产品时,你会继续选择你喜欢的产品吗?

因此,在我看来,多品质的路线实际上是伪品牌升级,其背后只是品牌锚定效应。通过引入高端品牌形成的定价,与其自身运营的核心产品相比,用户的认知和思维固定在这个较高的价位,而后续的影响将影响对该商品价值的判断,从而刺激用户选择原件。产品。

它好像主要的32英寸电视商店也会卖30英寸和34英寸,但两者的价格有点儿,所以用户在选择时可以更自我对比,32英寸。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品牌定位给自己,最好锚定升级,但如果你真的沉迷于它,我担心它会适得其反。

不再沉迷盈利增长的唯品会

11月15日,唯品会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该报告显示,唯品会本季度的净收入为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28.7百万元。根据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唯品会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5.08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人民币5.598亿元。

与前三者相比,唯品会的财务报告似乎没有如此高的份额和增长率,但与京东和战斗不同,盈利能力从未成为唯品会担忧的地方,而且只有连续24个季度的利润。产品协会在电子商务领域也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随着唯品会第24季度的盈利,市场价值萎缩,股价下跌。这也是唯品会总是焦虑的地方。这份季度收益报告中有一个有趣的观点。本季度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2.287亿元,同比下降32.3%。然而,唯品会的股价在11月15日上涨5.79%,收于5.66美元。

一直以来,唯品会与其他商店商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依赖于自营职业带来的产品质量,但也限制了观众。在过去,唯品会将始终坚持质量和品牌的路线,以专注于自己的品牌。这也使许多资本和用户感到它的上限受到高度限制。未来很难依靠单一属性与天猫和京东竞争。目前Vipshop的发展并不乐观。

这是一种误解。识别自己的品牌并坚持自己的品牌色调是正确的,但所有这些都是基于消费。投资者可以倾向于迎合当前市场的主流消费。近年来,国民经济呈现下行周期,而总体消费能力有所上升,而消费意愿相对下降。近年来,许多电子商务平台刺激了消费意愿。

在我看来,本季度唯品会将能够实现股价周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持续盈利的误解。在本季度,唯品会将升级原有的销售模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牺牲一些水槽,牺牲一些利润来加强获取客户的方式,并变相扩大自己的受众。

根据财务报告,本季唯品会订单数量为9570万,同比增长29%;活跃用户达到2650万,比去年同期增加270万,达到2380万,同比增长11%。与此同时,唯品会的人均消费量同比增长7%。增加5%。

当然,这种增长并不完全取决于唯品会自己的调整。如前所述,国家层面的消费升级已经到来。即使是三线和四线城市的用户也在消费过程中增加了对质量的访问。对于唯品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环境优势,用户对高品质产品具有天然的粘度。截至2018年9月30日,唯品会VIP会员人数已达230万,比上月增长21%。用户回购率为85%,回购客户订单占96%。

从误解中走出来的唯品会最终不再痴迷于第24季度盈利的梦想。毕竟,如果没有人无法掌握现在,就没有未来。

从四大家电巨头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来看,可以看出国内电子商务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仍处于稳定增长期。收购客户已成为现阶段的一个关键主题。唯品会的观众将会下沉,许多品牌升级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与此同时,技术投注已成为阿里和京东的亮点。不难推测下一个电子商务赛道可能会出现在技术层面。

文|翟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