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22日,益国与百联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到目前为止,义国超市仅持有0.0018%的股份。早在2016年6月,益国就转让了联华超市20%的股份。为什么容易撤离的易国,联华超市真的成了阿姨帮忙?阿里可以借此机会重新焕发活力,罹患其弊病吗?
联华超市是一家成立的公司,于1991年在上海成立。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国家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竞争的不足,联华超市迅速开拓市场,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随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些障碍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据说没有人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市场不断变化的影响,再加上自身隐患,已经使联华超市一次又一次地犯错误,不再是今年的风景。
什么原因让联华超市跌落神坛?
联华超市已经过去20年,但自2012年以来,其业绩已开始下滑。据统计,2012年,联华超市的年营业额为28.99亿元,同比增长约5.33%,净利润约为3.399亿元,同比下降45.7%。 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额303.83亿元,同比增长4.8%,净利润降至5295万元。 2014年,联华超市的净利润下降至3103万,不到一年。
连续三年亏损:联华超市2015年亏损约4.97亿元,2016年亏损约4.5亿元,2017年亏损约2.83亿元,亏损12.3亿元人民币三年。是什么原因导致莲花超市落到祭坛上?
一个是出于自己的原因。联华超市擅长整合资源,但不擅长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在早期,联华超市通过统一的采购和管理方法,培养了本地化的商品和人力,并攻击了城市。通过合资,特许经营,收购等方式扩大,出口自己的业务管理模式,物流优势和资源共享,可以获得高投资,低投资和成功扩张的高回报。
然而,广泛的发展导致了当前的大结局,多年来模型保持不变,业务格式陈旧,同质化下的竞争力在下降,市场逐渐被侵蚀。此外,公司管理缺乏市场化导致经常出现管理问题,管理层一再改变管理策略,使其发展战略无法完成。因此,联华超市在变革方面总是缓慢的,或者是发展的中途。限制。
第二个原因是市场。社会中的主流消费群体逐渐集中在千禧一代。商品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购物方法和体验的要求也不同。网上购物的优惠价格也吸引了这部分消费者。相比之下,传统超市的营销方式和产品价格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力。然而,这是市场的底部。这不是灾难。据统计,2012年至2015年,共关闭138家百货商场,关闭262家超市,关闭6209家体育品牌专卖店,实体零售商迎来了商店。
第三是竞争的原因。越来越多的新兴格式正在出现并转移。其中,电子商务威胁最大,实体零售业正在下滑,电子商务正在蓬勃发展。如果它是在实体零售时代之前,那么十年之后就是电子商务时代。电子商务无论是产品的多样化,支付方式的便利,还是全职业务,都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再加上价格优势,网上零售已经抢走了巨大的流量,而实体零售正在变得悲伤。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规模已从2011年的6.4万亿增加到2018年的24.2万亿。
不仅电子商务被转移,而且更多的物理格式也在占用资源。专业商店和购物中心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联华超市已加入三个大型综合超市,超市和便利店。王府井百货也是国家控制的,自2014年起实施了“全渠道建设”战略。现已形成了各种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网点,超市和电子商务的组合。布局。去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了“2016年中国连锁百强”名单,王府井集团排名第一。
联华超市遇到的挑战是普遍的,因为时代在变,如果你跟不上,你就会被踩到。正如苏宁的张近东所说:“过渡到互联网是为了寻找死亡,而不是转型为互联网是等待死亡,苏宁宁愿在寻求死亡的过程中找到新的生命,而不是静坐。”
联华超市已经错过了电子商务快车,现在正面临零售业的转折点。它是“等待死亡”或“寻求死亡过程中的生存”的选择?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求生之路,联华超市寻找联盟
2015年4月,永辉超市收购了联华超市21.17%的股权,可以看作联华超市引进的资源,管理模式和服务。但是,它没有产生显着影响。 2014年,它仍然有利可图。经过合作,它直接失去了两年。显然,与同一实体零售巨头永辉的合作,不能成为联华的转折点。
2016年12月,永辉超市将所有股份转让给益国新,益国和联华达成合作。这是在线和离线的组合。对于联华超市来说,新鲜的电子商务是一块薄弱的事物,新鲜的市场前景广阔。这是在线渠道的突破。对于Yiguo来说,使用联华超市作为自己的前仓库并不是更好。两者的结合是新零售业的实践,这种做法不时出现。双方之间的渠道和供应链以及存储资源的共享应该使对方更加强大。然而,没过多久,易国就放弃了联华超市的股份,这更像是失败而不是失败。
六个月后,阿里巴巴集团与一国盛贤签订了合同《股权转让合同》。阿里巴巴集团收购了益国盛县18%的联华超市内资股,成为联华超市的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还与属于联华超市的百联集团签署了新的消费合作协议。联华在全国19个省市的3618家商店是阿里的目的,而阿里的新零售模式也是联华超市关心的地方。然而,多重力量还没有加入联华超市,阿里可以转身吗?
2017年10月,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宣布,前三季度,联华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约为208.54亿元,同比下降6.32%;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约为1.95亿美元。元,同比增长3.7%。与此同时,联华仍在继续前一年关闭门店的步伐,前三季度有104家网店。
看来联华超市的改革失败了,但也许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更宽容的对待。联华超市非常大,晚上很难焕然一新。从业绩来看,与2016年同期相比,损失约为1.67亿元人民币,这可能是个好兆头。
坚持新零售改革是联华超市的最佳选择
很难说联华超市能否回归高峰,但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扭转盈亏。作为阿里的盟友,大润发完成了100家店铺的新零售整改,而联华超市的进展相对缓慢,运动相对温和。
笔者认为,结合自身形势,坚持深化新的零售业改革是联华超市的最佳选择。联华超市真正对新零售业的改革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它是解决人才引进的问题。在实体零售业的衰退中,还有许多逆流的例子。毕竟,落后无法应对新的挑战。更不用说过去,联华超市可能会有一些传统格式的运作经验,但新零售业的改革必须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引入资金,股权重组,资本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营管理能力,高效管理将成为联华的坚强后盾。
其次,它是迎合市场和优化供应链。从消费者偏好和需求入手,增强消费者体验。供应链的逆向需求已成为新零售业的重要改革方向,零售业逐渐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永辉超市和天鸿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正在积极整合上游供应商,以提高采购规模,同时通过自身的平台优势反馈供应端,并相互授权,提高整体水平。供应链运作效率。这些公司能够实现行业的逆向增长,并且与供应链的优化和供应的精确匹配密不可分。
再次,全渠道建设。即使他们开始感到有点坎坷,也不能放弃在线渠道。京东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产品分销商零售商,也是其成功的原因。苏宁,国美等企业可以从各渠道的建设中受益。虽然联华超市也建立了网上商城,但毕竟缺乏经验和物流没有大的理由。现在有阿里的帮助,只是打开在线渠道并扩大规模。
最后,这是业务的重组。近年来,联华大卖场的销售额逐年下降,并且有其自身老化的原因。现在中国的百货商店正在出现“销售”现象。在租金上涨的情况下,小企业由于其灵活性,便利性,亲密性,个性化和低成本的优势而变得越来越流行。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2017年百强便利店公司的销售增长率达到16.9%,门店数量增长18.1%,成为增长最快的格局实体零售商之间。联华超市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减少旧业务的拖累,优化和改善。
此外,跨行业合作,多业务合作也是新零售的趋势,就像超级品种和盒马新鲜和原始的“超市+餐厅+电子商务”形式一样。电子商务一站式购物商店很难做到,但实体店的体验更好。事实上,由于联华的大型综合超市和超市增加了他们的新业务,他们的毛利增加了很多。
曾经是中国零售业务领导者的联华超市的起伏,反映了中国零售业的转型。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实体行业已经衰落,现在它迎来了新的变革时刻。联华是否能重获昔日的辉煌取决于其抓住机遇和拥抱新零售的能力。联华与市场资源相结合,勇于接受挑战,可能焕然一新。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旷创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