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快递业的发展。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对电子商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快递业也迎来了两项考验。
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导致了价格战,企业利润也越来越低。目前,中国各类快递公司总数已超过8000家,扩张的相对规模是利润的持续下降。 2016年,国内快递业的平均单价仅为12.7元,远低于2007年的28.5元。据中金公司称,快递业的毛利率已从2007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水平。 5%。
另一方面,快递业的发展受到电子商务的限制。大多数快递公司过分依赖电子商务。据国家邮政局统计,网上购物产生的快件数量占中国快递业务总量的60%以上,部分快递公司占网上购物的80%以上。过度依赖电子商务也限制了快递公司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快递业的空间逐渐走向边界。
因此,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有不断有快递公司去探索零售领域。事实上,很久以前,有快递公司参与零售业务,但这也是一种品味。随着快递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问题,这种跨境似乎是趋势,特别是在巨头最活跃的情况下。
越来越大胆的SF]
对于零售业务的探索,SF可以被视为战士。早在2009年,SF就开始测试水的零售业务,并通过节日,向顾客出售节日食品,甚至是小成就。所以SF已经放弃了它。 2011年,它直接开设了20家“顺丰便利店”,次年,顺丰开始运营新鲜电子商务“顺风首选”,但没有明显效果。
2014年,SF还投入巨资设立了“嘿客”线下便利店,主要提供收发快递,虚拟购物,团购,试衣间,洗衣房,家电维修等服务。 “黑客”比以前的型号重,但它也死了,甚至损失了16亿元。
2016年,“黑客”被重新命名为“ldquo; SF Preferred”与在线平台同名。踩着2017年的尾巴,在无人货架的东风下,SF推出了“丰富的食物”。在零售电子商务的道路上,SF似乎越来越沮丧并且愿意获胜。
踏上SF的脚步
为什么圆通踏上SF的脚步,因为圆通的布局总是缓慢而稳定,但创新并不多。因此,顺丰已经过去的坑,机智也将经过。
在2014年,愚人节,圆通还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一城一品”,直接从原产地和地方特产管理农产品,很快就死了。 “一个城市和一个产品”就像是与每个人开玩笑,然后匆匆离开。
去年7月,圆通开始将快递点“母亲站”升级为便利店“母亲选举”。它销售约600种鱼和蛋,水果和蔬菜乳制品,谷物和油米粉,小吃饮料和家政产品。它还为社区居民提供快递,家政,干洗,家电维修和其他收集和递送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它似乎有点像“嘿客”,所以有些人认为“母亲选举”将与“嘿客”的结尾相同。
合作导向的押韵
与同行的粉碎相比,云达似乎更加谨慎,主要是基于合作。
2014年8月,云达与大连太阳能系统连锁便利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5年,它与浙江全便利店,上海两友便利店等连锁店展开合作。便利店成为云达的接收点,云达也可以为便利店提供配送服务。这是增加业务的一种方式,但现在没有新闻。
2015年2月,云达推出了“U-Hands Love”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试图通过进口商品形成优势,但最终也缩回到该国。现在看,“优秀的爱”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但只欢迎新鲜,新鲜的主要是当地特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已成为一种噱头。
超越服务供应链
2015年,Best Electric推出了快速移动产品的B2B平台,“Best store plus”,为全国600万个零售终端提供一站式购物,分销,增值接入和业务指导。与此同时,Best也在扩大其便利店。 2016年,百思买收购了成都的Wowo连锁便利店,并推出了白石社区项目,以整合便利店资源。
白石的模式是将B2B平台与便利店业务相结合。有一次,它可以收取商店特许经营费,装修费和押金。其次,通过特许经营店的快递,可以促进Best Store的业务发展。有什么影响?根据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百世店加收入分别为5.45亿元和7.985亿元,收入相当可观。然而,对于利润问题,白石也避免说话。
除上述四家公司外,中通投资小麦公社并协助阿里的新零售业务;申通投资2亿元建设O2O模型的“建县百威”品牌店;中国邮政多年来一直在各地试水。该商店,也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推出“邮件乐购”&helquo; …快递公司进入零售业已成为一种现象,所有公司都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尚未形成盈利点。很难赚到好像已经成为快递行业布局零售业务的神奇之处。
快递业和零售业是否相互契合?
快递公司进入零售业也是合理的。一方面,他们可以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你可以摆脱对电子商务的绝对依赖。同时,物流可以通过动物的商业流动来实现。然而,快递巨头一直在粉碎。是什么原因?
首先,不允许定位,虽然它被称为零售,但它主要基于快递。以顺丰速运为例。虽然我已多次尝试并做了很多调整,但我还是没有找到零售业的真正含义。即使是3000个客户,“黑客”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快递模式。
第二,商品的竞争力不足。在快递公司的便利店周围,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各种商店,水果店,母婴用品店,以及其他品牌的社区超市和便利店。由于大多数快递便利店都很小,SKU一般在500左右。例如,SF喜欢经营400-500件物品,而“Mother Elite”有大约600件物品。这与其他细分市场的商店无法比拟,更不用说社区超市了。成熟的便利店拥有比此更多的SKU,7-11便利店可提供超过2,000个SKU。因此,无论产品类别或数量如何,大多数快递公司的便利店都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第三,缺乏人才。快递公司拥有大量的物流人才,但零售人才不足。一是电子商务运营人才,一是实体零售人才。零售不是建立平台或开店等待客户上门,无论是在线还是离线都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来管理。事实上,快递公司的许多便利店都采用加盟的形式,但大多数店主都没有接受太多的培训。如何提高流量,转换率,如何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提高回购率等。没有经验,所以很多店主选择退出,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收入。
与此同时,中国便利店的低盈利能力也是行业的一个难点。与日本便利店相比,中国的便利店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规模,模式还是经验,仍然缺乏快递公司,更不用说SF,Yunda等。跨境转型是支付学费。
一般来说,快递行业对零售业务的尝试仍然相对原始,有必要继续调整破坏利润的法术。
打破有利可图的诅咒的三个要素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依赖电子商务的快递业务已经可以看到边境,而快速交付的一英亩三点撤退的未来并不多。因此,必须打破盈利的诅咒。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想法。如果零售业是快递公司寻求的另一个世界,它必须与快递业务同样重要。零售和快递相互补充,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整合电子商务平台,商店和物流,然后从供应链和产品到服务进行优化,我们才能有更长的发展。
一是加强商品选择,增加商品多样性。太少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导致客户没有太多选择,对客户的吸引力自然相对较弱。因此,有必要增加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需要合理扩大。分析消费数据,用户的肖像,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消费习惯,增加相应的商品,丰富客户的选择而不是积压库存。同时,优化供应链,提供更好,更优惠的产品,也有助于提高便利店的竞争力,因为除了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外,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关注客户。
第二,创造差异化。除了通过选择商品创建商店功能外,提供增值服务也是一种好方法。虽然快递公司的许多便利店增加了社区服务,但它们与零售消费没有直接关系。以日本便利店为例。他们不仅支付水费,电费,煤费,税费等,而且还有餐饮区和化妆间等功能,摆脱单一的购物服务。
此外,引进和培养人才。一方面,要引进有经验的人才。另一方面,特许经营商也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以改善其产品管理和消费者社区的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是快递公司的优势。物流对于线上和线下,供应链优化,存储布局和分配的集成有很大帮助。因此,快递公司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保持优势,改善劣势,并可能成为新零售时代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