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闭环的形成提高了品牌的速度和效率,但也挑战了品牌的供应链能力。
猎云注:线上线下同品同质同价,这在 10 年前的中国是不存在的。最近几年,电商的快速发展、线下商业的充分竞争,以及零售通路的贯通,使得这件事第一次在中国成为可能。2017 年开始,人人都谈起了新零售。新零售在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文章来源:峰瑞资本(ID:freesvc)作者:李丰
过去两年中新的零售“新”在哪里流行?
在我看来,中国零售业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同样的质量和同样的线上线下价格”。所有这些功能基本上都是新零售。或者,相反,所有新的零售公司基本上都有这个功能。
这很简单,无论你是在上海或东莞的中心,无论你住在北京CBD还是五环,你都可以以同样的价格购买同样的东西。一包三只山核桃松鼠,您可以在安徽芜湖的三家松鼠餐厅购买,也可以在微信朋友转发链接上购买。您购买的东西的质量是相同的,价格是相同的。
以同样质量和同等价格的10个字为标准,盒子马先生,Mijia优品,网易严格选择,名优产品是典型的新零售企业。他们都有在线和离线渠道,并实现相同的线上和线下商品的价格和价格。
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用户的消费行为变得合理,在线购买是在线购买的,在线购买是离线购买的。
因为,当你确信同一品牌的产品,无论是在线还是离线,你都可以买到性价比相同的产品,你不会被纠缠在渠道中,怎么来。
一个证明是,如果你研究天猫双十一日历年的数据,女性服装,美容和其他类别的最高位置几乎是过去几年来的第一次,如英曼,汉都服装,阿富精油, “职业;但在最近两年,第一个地方又回到了所谓的”传统品牌“,Uniqku和Baique Ling从线下发展,对应”淘品牌“,和”传统品牌“ “前10名也有所增加。这是。
中国作为新零售业的代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旧”零售业的基础太差了。
在中国,零售环境的成熟度并不高。在20世纪90年代的商业房地产开发之后,真正开始使用零售环形镜子。如果我们考虑消费能力,消费文化和市场政策等因素,中国零售环境的启动和发展可能会在2000年左右开始。
换句话说,在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开始之前,整个线下零售环境的快速发展只有十年。
在2000 - 2010年的周期中,中国的零售渠道没有实现覆盖和下沉。
那个时代的商业房地产没有租来,中国线下零售在这个周期中被扭曲了。 —为了承受商业房地产的高租金,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增加这家商店的溢价;与此同时,缺乏连锁渠道。所以品牌不能下降,所以在二三线城市的购物中心,你会看到很多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品牌,一件卖两三千元的服装。
这导致我们在网上买好东西,或者即使买了它们,价格也是不合理的。这种现象越多,在一个小地方就越离谱。
自2008年以来,电子商务迅速普及,首次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广泛的高性价比产品。因此,电子商务在中国取得了快速发展。在5 - 6年中,中国电子商务的普及率远远超过了美国20年的水平。
在此期间,消费者在线下载产品代码,然后上网进行搜索,比较,然后购买,成为一种新现象。由于商品相同,您可以在网上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相同的价格。 2014年年中,阿里还正式发布了“关于代码”的战略,该战略曾被视为对线下业务的战争。
这种在线和离线零售环境在美国不存在。
首先,在线零售业出现之前,美国线下零售的基础非常好。在爱荷华州一个偏远的小区域,您可以在纽约购买的东西在质量和价格上基本相同。
这是因为美国的线下零售业务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经过充分发展和竞争,效率不断提高,品牌之间的竞争已达到相对优化的状态。
以沃尔玛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出现了,消费社会来了,汽车文化和郊区文化为零售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电子商务时代到来之前,沃尔玛,梅西和塔吉特等百货商店已经扩张和发展了数十年。这是一个完全竞争,完全渗透和完全覆盖的离线零售环境。
仅仅因为美国城市结构和生活环境的特点 - —城市郊区化和住宅分散,消费者外出购买的东西不是那么方便,需要开车二三十分钟。
因此,美国的电子商务平台,如亚马逊,提供了流通的效率。它解决了“买东西很麻烦”的问题。其在线和离线产品始终是相同的产品,相同的质量和价格。但是,中国的电子商务甚至是今天的新零售业,核心问题是“买好东西”。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答案了。我总结了四点: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商业地产的重组,消费者态度的普及以及供应链的积累。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将不会得到详细阐述。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商务已经发展到今天并且已经开始向下推进。
当线下购物中心越来越多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战略研究所发布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截至2016年9月5日,中国有近4000家购物中心。 2025年,这个数字将会上升。到10,000家商店,网上购物的比例越来越高,线下零售面临巨大的压力。
它开始调整方向并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这一现象来看,新的商业地产租赁正在引进Box Horse Fresh,小米之家和永辉超级物种等零售企业。
此外,三只松鼠,例如那些用完电子商务渠道的松鼠,近年来也已开始铺设生产线,在该市的购物中心开设商店。这肯定不是倒退。它在网上销售的所有产品,以及在线销售的产品,都具有相同的性价比。离线商店可以解决的是虚拟空间无法解决的体验问题。例如,如果你无法触摸它,那么有太多的skus知道要买什么。
在线和离线统一的方式是销售渠道的转变。
从过去几年创业热点的角度来看,招商惠民等B2B公司在流通过程中提高了商品的覆盖率和渗透率;社交电子商务和内容社区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了解什么是好的方式,并且“购买好东西”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中国对外贸易在2010年之后经历的挑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使中国累积的消费品生产能力和供应链能力需要找到更好的出口。
在新的零售节点,这些新兴的途径已经帮助大量优质商品迅速渗透到线上和线下,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商品。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在线和离线相同的价格和相同的价格填补了原有的市场空白,并且还帮助在线零售增加了现场购买和面对面决策的机会。随着两者的激增,中国的零售业发展将比美国快得多。
在这个周期中,新的消费者文化,新的消费者渠道和新的零售环境将同时发挥作用,一些新的品牌将能够耗尽。作为VC,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投资机会。
改变观点。什么是线下和线上渠道的第一次深度整合,这对企业家意味着什么?
首先,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如果您制作了一款非常好的产品,并且您碰巧能够控制在线和离线渠道,那么您可以通过所有渠道将产品销售给大多数人。 。
换句话说,在新零售的第一阶段,制作良好的产品必须有很大的出路。机会来自渠道的统一。渠道整合导致渠道同质化,重点不同。创业公司在同质化渠道之间展开竞争,“好事”可以起带头作用。
往下看,“在线和离线价格相同,价格相同”真正使零售成为整个产业链的数据循环。
在新的零售时代,品牌可以完全理解:谁在购买我的产品,什么时候TA购买我的产品,回购率如何……这些数据使品牌能够快速响应,改进销售策略并及时调整产品。
以前,这个数据链只存在于生产线上。在线,在品牌和用户之间,无法通过N级经销商和批发商获得最终用户的行为数据。现在该品牌已经建立了线下渠道,并且已经在线和离线开通。数据循环形成后,影响巨大。
举一个有点长但合理的例子。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制造商和连锁零售商仍处于激烈对抗甚至邪恶的状态。宝洁和沃尔玛做了一些当时不容易的事情,但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并且演变成一种趋势。宝洁开发了一套沃尔玛使用的“连续补货系统”。因此,宝洁公司的产品已经与全球数千家沃尔玛商店的发票信息同步到宝洁系统。
因此,沃尔玛和宝洁公司对客户需求的回应大幅增加,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引用贝恩的数据,2004年宝洁公司销售额为514亿美元的8%来自沃尔玛;另一方面,沃尔玛的销售额为2560亿美元,占3.5%,归功于宝洁。
穿插着一个思考问题:当品牌经销商做自己的线下渠道时,将经营店变成自己的企业,谁将破坏市场,谁将会出局?
数据闭环的形成提高了品牌的速度和效率,但也挑战了品牌的供应链能力。
当品牌有快速调整的可能性时,它还需要高速的供应链,快速的响应和一定的灵活基础。如果前端变化很快,数据反馈将很快到来,后端供应链将无法跟上,这也将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这当然是供应链中的一个机会。事实上,包括零售业在内的各个行业的优秀品牌基本上可以在供应链中找到改进的空间。绝对是一个好的品牌对供应链有100%的贡献,而Appl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中国的新零售环境中,供应链中有许多创业机会。例如,我们在食品和饮料供应链品牌“新良集”的投资使用现代工厂完成配料的加工和加工,以及袋子等调味品的生产,然后通过“自己的冷链配送系统”将它们分配到餐馆+第三方物流平台“。餐厅可以直接重新加热并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在线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