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是“中国慈善日”,因此9月也被称为“公益月”。这就是为什么你最近看到互联网公司正在大力推广公益事业,腾讯的99公益日,阿里的95公益周,马云也宣布他要退休,表示将来参与公益事业。
9月11日,微博还与环境署合作,公布了环境公益项目的进展情况。三位年轻的环保主义者赢得了中国地球卫士青年奖的获奖者。与此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将与微博携手合作,在地球卫士奖项目中实现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当公司做公益事业时,公众更关注屏幕的热点事件。但事实上,环保等项目投资周期长,结果缓慢,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微博今年在环保领域的一系列行动可以说是互联网公司开展环境公益活动的典型代表。
长期环保项目,与短期公益项目相比,对企业品牌价值的影响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微博选择在这里耕作,一方面是微博对环境公益的选择价值,但另一方面,由于微博本身的特点可以带来长期的环保能力,实际上,微博在环保领域有长期投入。
微博平台能力:激发用户“三分钟外”热度
对公众而言,参与公益项目很容易。 “三分钟的热量”,捐赠或其他捐赠后,将不会有后续跟进。这对于需要长期开发的环境友好型公共产品尤其不利。它不仅需要用户的长期关注,还需要用户的持续投资。
但是,微博具有将环保公益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实现产品环保和长期运营的能力。
首先是产能环保项目的能力。例如,微博此前曾与中国绿色基金会合作推出慈善项目“熊猫卫士”,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分享活动,刷微博和转发微博获得微观力量。价值,当达到一定的价值时,绿色基金会将成为下一个真正的竹子的熊猫饲料。
这种游戏化设计也让用户感到精神焕发,符合公众利益。此外,由于微博深层融入社交关系,设计允许微博朋友进行浇水,邀请等互动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关系链。许多网民都参与其中。
其次是经营长期环境项目的能力。以“Panda Guardian”为例,该项目于2017年底投入使用,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继续运营。今年4月,参与用户数超过1257万,官方微博粉丝数超过。熊猫卫士拥有841万,拥有超过22.6亿读者。这些数据充分验证了微博运营长期环保项目的能力,一些不受欢迎的公益项目也受到了公众的关注。
赋能个体力量推动环保进程
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支持。对于各种垂直领域的KOL,微博有能力帮助它充分释放其价值,在环境保护领域也是如此。更好地支持赋予个人力量权力并推动环境行动进程。
根据这个“深蓝潜水员海洋保护联盟”的获胜者王伟的说法,他长期从事海洋保护工作,但他很少有护理人员,并通过这个地球卫士青年奖中国区域试验,这个海洋保护举措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个人的优势得到了强调,这也将激发环保主义者更多的热情和参与。
我相信这些也是微博继续获得环境署认可和深化合作的原因。让所涉及的各个部队获得权力,通过长期投资,实现公益项目价值的最终价值。这是微博为环保项目带来的最大价值。
在公益这件事上,微博一直都是认真的
2015年微博之夜,新浪网首脑曹国维表示,微博一直致力于创建一个透明,简单的微型公共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每个人都可以传播。在2016年的微博之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微博联合推出了2017年公益事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作为2017年微博公益事业的起点。
除了继续推进一般长期公益项目外,微博近年来也开始推广公益性项目的知识产权,这也注定要在微博上发挥“长期作战”。在公益事业方面,微博多年来为社会带来了许多福祉和积极的能量。环境公益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公益事业。此时微博的参与也补充了互联网公司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贡献。我们有理由从微博中获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