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18年中国(成都)金融安全技术创新论坛,腾讯金融安全,腾讯金融技术智库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数字金融反欺诈——洞察与攻略》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在论坛上,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张雪丽和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蓝烈华共同发布了白皮书发布仪式并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兰烈华说:“在开发移动支付和金融技术的过程中,腾讯一直注重风险控制,不断提升风险控制技术,创建智能风险控制系统,打击欺诈和黑灰业,保护用户。交易安全,维护平台的生态健康。 ”的
数字化技术催生金融新隐患 诈骗交易危害性增强
目前,数字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催生了一个新的数字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同时客观上给了金融诈骗者一个机会。在此背景下,腾讯金融安全,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和中国电信研究院发布《白皮书》分析当前数字金融诈骗,欺诈手段,人群肖像等整体趋势,为此提供数字金融欺诈建议。阶段。并对反欺诈领域金融技术的使用进行了前瞻性的解释。
《白皮书》这表明中国的数字金融诈骗案件数量正在下降,欺诈总量正在增加。在2018年第二季度,与2017年第二季度相比,欺诈交易数量减少了26.6%,但过去一年欺诈交易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而且平均复合增长率为单笔付款的欺诈性付款。达到14%。这意味着数字金融欺诈正在转向精确,欺诈的危险仍在增加。
另一方面,数字金融欺诈集团趋于年轻化。根据腾讯金融反欺诈监控渠道的结果,在该国涉及数字金融诈骗的被欺骗人群中,18至35岁之间被欺骗人口的比例高达71%。 80和90后,他们成为欺诈者的主要目标。其中,男性欺骗人数是女性的两倍多,占69%。
此外,《白皮书》指出退款,兼职盖章和假冒身份欺诈是欺诈者最常见的欺诈手段。随着城市生活方式的互联化,网上购物和在线兼职工作已成为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根据渴望从事高薪兼职工作和欺诈行为的年轻人的心理,一些欺诈者值得警惕。从欺骗人群的区域角度来看,广东省是受欺骗人数最多,欺诈损失最多的省份,而上海人均损失最高。 “广州北部”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诈骗者“精确狙击手”的重要目标。
加大数字金融欺诈打击力度,腾讯金融科技助力反欺诈
“在发展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腾讯一直专注于风险控制,不断升级风险控制技术,打击欺诈和黑灰业,保护用户交易安全,维护平台生态健康,开发一套智能风险控制。系统。 ”兰烈华表示,智能风控系统符合合规要求,结合移动支付服务的特点,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风险防控。
《白皮书》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反欺诈领域。作为金融技术领域的先行者,腾讯在金融技术反欺诈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基于大量的历史交易数据和欺诈案例,腾讯制定了2000+安全策略,以创建一个保证用户支付安全的三维安全策略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腾讯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有效识别欺诈性和虚假信息,以便进行适当的拦截或风险提示。此外,腾讯还建立了延迟到账户机制和平台支付系统,以确保用户资金的安全。
数字金融反欺诈具有跨行业复杂性,跨区域高发和跨行业隐瞒,需要政府监管机构,金融业,互联网公司甚至个人消费者的参与。腾讯积极推动金融技术在反欺诈领域的应用,共享行业先进技术,建立生态联合防御机构,准确打击欺诈行为。
“未来,腾讯将加大对技术研究的投入,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并与政府机构和社会力量合作,推动金融安全生态系统的建设。 ”的兰烈华在会上总结道。